代駕新規 醉者須清醒者陪同到定點

政府推動酒駕零容忍,民眾酒後代駕需求增加。為維護消費者及提供代客駕車服務業者雙方權益,減少消費糾紛,交通部擬定「代客駕車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」昨公告實施,其中,消費者如果醉酒意識不清,須意識清楚者陪同至指定點,代駕人也不得有前科。

但如何界定意識清楚與否?交通部說,會從有沒有喝醉,是否能講話和叫車來判斷。台灣代駕執行長劉子莊說,判斷上不會太困難,按照以往經驗,能夠表達住家位置、平穩走上車,都是意識清楚的人。

費率部分,交通部說,業者必須揭示收費標準,並在代駕服務前確認服務內容,避免上車後產生消費糾紛。人車安全上,業者所指派代駕人,必須具備有職業駕照,且無犯刑事犯罪紀錄;另為維護消費雙方權益,消費者必須意識清楚,如意識不清,須有意識清楚之人陪同。

車輛安全部分,消費者所交付代駕車輛必須具有效強制汽車責任保險,且不得有盜贓車等;另為避免事故賠償風險,業者應在契約內容中說明是否投保責任險及投保內容,倘事故發生,可歸責於代駕人時,業者亦應負連帶責任。

至於代駕違規部分,代駕期間所發生違規處罰案件,除因消費者行為所致,應由代駕服務業者負責。代駕人對消費者違法要求,應告知並加以拒絕。

劉子莊說,過去代駕服務因價格還有司機素質等問題為人詬病,該定型化契約推出後大幅解決上述問題,像是會幫消費者投保保險、費率也要求公開透明等,肯定交通部努力。